萬噸級智能打樁船駛入深汕海域,世界級港口建設按下 “快進鍵”
在全球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化變革的浪潮中,一艘堪稱 “海上基建神器” 的龐然大物 ——國內首艘萬噸級智能打樁船,于近日投產使用。振中公司深度參建了這艘 “海上智能打樁船”。
深度參建 “海上智能打樁船”:多項創新技術引關注
硬件革新:重新定義海上DCM攪拌樁施工新邊界
8臺DCM四軸鉆機同時施工:一次成樁32根,施工效率大提升
超強結構抗涌浪:突破 1.2 米涌浪限制穩定施工,較傳統設備年增施工窗口期 100 余天
效率革命:單日單船打樁效率提升 30%,大大縮短工期
智能內核:讓打樁船擁有 “最強大腦”
全流程數字孿生:通過 CAN-BUS 總線 + 5G 傳輸,搭建 “云端 - 船端” 實時聯動的智慧施工平臺,工作人員手機端即可監控噴漿壓力、拔樁速度、成樁質量等 30 + 核心參數
綠色節能系統:智能電站動態優化能耗,結合漿量精準輸送技術,較傳統工藝有效控制了水泥損耗率,實現 “金山銀山” 與 “綠水青山” 兼得
振中 40多年技術沉淀:從 “溫州制造” 到 “中國方案” 的跨越,坐落于溫州瑞安的 “高新技術企業”,用時間書寫了中國樁工裝備的匠人精神
振中始創于1983年,1987年9月5日公司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民營企業黨支部。40多年來專注于樁工裝備的研發、制造與銷售,是中國樁工機械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擁有國家級領軍人才1名,主導起草多項產品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
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在綠色環保與智能樁工裝備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突出,特別是在深層水泥攪拌樁工法設計與施工裝備制造領域(包括陸地深層水泥攪拌樁與海上深層水泥攪拌樁,如DSC工法、DCM工法、SMW工法、CSM工法等)技術全國領先,多次參與提供國家特大重點工程樁工設備的選型方案與應用,深受業內好評。
此次振中公司成功中標參與智能打樁設備與系統建設也正源于其在樁工領域40年如一日的深耕和水泥攪拌樁領域的專業積累。在前期方案討論階段,公司高層高度重視,召集多名專家成立項目組,面對海工項目復雜地層施工難題,技術團隊提出研發扭矩動態補償和變頻控制技術,以突破動力與結構設計瓶頸;計劃設計高度集成的全自動制漿系統,實現智能配料、高速攪拌、漿量精準輸送功能。整個團隊緊密協作,形成強大合力,確保了項目按照預定計劃穩步推進。
面對小漠港項目復雜海底地層 + 嚴苛工期要求的雙重挑戰,振中黨組織上演了一場 “先鋒之戰”
從設計與制造,從安裝到調試,必須環環緊扣才能如期完成整個項目。為此,振中團隊再次展現出黨組織的各項優勢,迅速成立 “黨員先鋒隊”。黨員們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沖鋒在前,日夜堅守在施工一線。在他們的帶領下,團隊成功攻克了高空焊接、超粗超長鋼絲繩穿插、大型A架起吊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經過不懈努力,僅用 2 個月便完成了全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為項目的順利開工做好了充分準備。
未來展望:從 “深汕樣板” 到 “全球標桿”:振中方案開啟基建智能化新篇章
該船的成功應用,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我國深層水泥攪拌樁施工裝備發展領域激起層層漣漪。其 “智能控制 + 綠色節能 + 高效作業” 的三維創新模式,為海上風電、跨海大橋等工程提供可復制的 “中國方案”。繼參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超級工程后,振中再次以 “樁工國家隊” 身份,向全球展示中國裝備的硬核實力未來
“從溫州瑞安的小車間到水工項目的大舞臺,40 年我們只做一件事 —— 讓中國樁工裝備站在世界中央。該船的成功投產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向‘智能建造 2035’進軍的新起點。”
未來已來:當 “中國智造” 的巨輪駛入深海,振中正在用一項項新技術、一根根樁,重新丈量世界基建的高度。小漠港的浪潮中,一艘船的故事,正在書寫一個大國的裝備崛起傳奇。—— 振中聲音